唤醒中国物感——大漆的品牌化发展

欢欢

3 June 2019

English version

5岁时,我在作文中描述自己做过的噩梦,用到了一个词——“漆黑”,并且因为使用这个“复杂”的词汇受到了老师的夸奖。20几年来,我从来没问过自己,在汉语中为什么要用“漆”这个字来形容黑色,而“漆”又是什么。28岁那年,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大漆”。那是一种从漆树上流淌下来的乳白色粘性液体,气味刺鼻,触碰到肌肤上极易引起过敏,接触空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颜色慢慢变深,最终沉淀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浓郁的黑。

几千年来,大漆作为涂装材料被应用在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具有防水、防虫、杀菌、防腐的功能,不仅保护器物,而且美化生活。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漆艺及至近代,由于工业文明的冲击,大漆被化学漆普遍替代,漆文化已经逐渐沦为边缘文化。到了今天,“大漆”对无数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说它陌生,是因为传统大漆在中国人的当代生活中失去了应用场景;说它熟悉,是因为大漆像血液一样,流淌在诗、书、画、乐、酒、茶等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默默地传递着中国历史的温度,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质感。

像我一样,很多中国人虽然已经不知道大漆是何物,但是“漆黑”和“如胶似漆”这些词汇已经植入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博物馆看到古人留下的精美器物时,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地说出:“这是漆器”,而器物上的红与黑是我们印象中最传统的中国色彩;触摸到大漆髹饰的表面,那种柔性的质感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虽然叫不出涂料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那绝对不是“油漆”。

古人有言:“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中国漆器重视质地之美,一遍又一遍的髹漆中,漆底变得越来越莹润,色彩变得越来越亮泽;一遍又一遍的刻凿中,纹饰变得越来越丰满,造型变得越来越有厚度。偏重品质与肌理的大漆,代表着中国独有的“物感”,袭入中国人的五感(视、听、味、触、嗅),在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弥漫。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大漆的美有其特定的“打开方式”。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色泽莹亮的大漆最适合在暗光(月光或者珠光)下观赏。这是“阴”与“阳”的完美结合,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人,在用大漆髹饰器物时,首先考虑到的是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大漆所代表的中国式物感,是中国人认识与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源自古老文明的创造性机制。

机械化的现代社会,物感被逐渐标准化、均质化和表面化,挖掘并探索大漆的内在意义和外在应用,激活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大漆基因”,有可能为中国设计与制造业,乃至全球设计与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这也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极力倡导复兴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原因。中国各地的大漆产业从业者也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不同方面为大漆的推广作出努力,其中湖北省的古城荆州正在探索一条大漆品牌化发展之路。

2.

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这里孕育了中国文明历史中极具影响力的楚文化。

(中国人十分重视“故乡”这个概念,两个陌生生相遇,第一个问题一般就是“您老家在哪儿?”每个中国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确定的、真实的、地理上的“故乡”,一个是魂牵梦绕的精神意义的“故乡”。比如我自己,地理故乡是沈阳,而精神故乡则是“东北”。)

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土覆盖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淅江大部、上海、江西省,最盛时还包括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楚文化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张,影响范围极广,“楚”便成为中国一大半南方人的精神故乡。

认同自己是楚人后裔的中国人,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不同于囿限于个体生命局限的交往记忆,它是一种可以对抗时间流逝的、在代际间延传的长期记忆,而器物是文化记忆传承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在楚文化中,漆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数量十分可观,而且其艺术价值之高令人惊叹。漆器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楚人的文化认同,荆州博物馆中那些弥足珍贵的楚国漆器文物是祖先留给楚人的宝贵遗产,也是楚人自豪感与自信感的重要来源。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制作漆器——楚式漆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饱含楚人的文化基因。数千年来,楚式漆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传承,楚墓中2000多年前的漆器,竟与建国初期本地人使用的生活物件完全一样。然而,近几十年,楚式漆艺渐渐走向没落,直至濒临失传。

3.

为了将楚式漆艺传承下去,留住楚人的文化记忆,荆州一直在努力探索。2012年,市政府依托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了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修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展示厅、生产传习车间,引入国家级大师进行非遗传承和产品开发。2017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在荆州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这是全国大漆产业及湖北省唯一的部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荆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下,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建站单位,由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负责日常运营。这是一个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漆产业从业者共同合作的平台,政府提供资金与政策的支持,高校的学者们从专业的角度建言献策,与大漆相关的企业或个人从其中获益得到发展,楚式漆艺得到了传承,地方经济也得到了发展。2018年底,在清华美院教授们的建议下,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决定培育漆文化品牌,通过内容挖掘、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让荆楚地区的大漆产品走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楚式漆艺得到真正的振兴。

楚式漆艺的品牌化发展刚刚起步,在进行了初步的市场调研之后,清华美院的专家学者们与北京荆州两地大漆产业的企业家一起制定了漆文化品牌的战略规划,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首先在提高品牌知名度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1. 事件策划 Events Planning

2018年11月24日上午,“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漆艺邀请展(ORIGIN OF LACQUER ART: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China Lacquer Art Exhibition)在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幕。活动持续一个月,分为对话、展览、签约、巡讲四个环节,包括“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荆楚问漆——2018全国漆艺邀请展”、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荆州博物馆参观交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座谈、“竹溪问漆——振兴湖北大漆产业专家巡讲”等。其中,“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持续两天,由一场主旨演讲、两场专题发言和四场圆桌论坛组成。漆艺家、传承人、材料科学家、文博专家、艺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企业家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嘉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漆艺创作与文化交流”、“材料科学与博物研究”、“行业发展与工艺振兴”、“漆艺教学与非遗传承”、“漆树种植与材料应用”等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参加“荆楚问漆”活动的嘉宾总计两百三十余名,中国和世界从此知道了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初步了解了大漆与楚式漆艺,也第一次认识了楚文化的发源地——荆州。

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之前,其他地区的工作站在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他们的经验教训都值得荆州学习。

2018年11月27日,21名来自湖北省的传统工艺从业者(其中大漆产业从业者10人)被选送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再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第十一期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研修班,他们在中国最具盛名的高等学府中,学习艺术理论与设计基础,参加设计实训课,认识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2018年12月13日,“荆州•哈密•玉树——传统工艺工作站、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同期还举办了工作站、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非遗进清华”展演,荆楚地区的传承人们展示了楚式漆艺、湖北雕花剪纸、楚绣等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和相关产品,也了解到了其他地区的传统工艺从业者们的发展模式。这是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走出去”的第一步,培养自己的骨干力量的同时,通过展演活动向大家推广楚式漆艺。

漆树在中国分部广泛,四川、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湖北、贵州、云南等省都是天然生漆的主要产区,不同产区在历史变迁中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漆艺,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不只是楚式漆艺,大漆的复兴需要全国各地的从业者团结起来。2019年5月12日,“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暨漆艺邀请展”在清华大学举办,今年10月,漆艺传承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全国漆艺邀请展、全国漆艺技能大赛及一带一路漆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荆州举办,这一系列活动将各地从业者凝聚为一个整体,携手推进中国大漆产业持续、健康、高水平的发展。通过一系列事件策划,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汇聚了人气,在本地与外地,业内与业外,中国与世界范围内为其即将孵化的漆文化品牌宣传造势。

  1. 大师入驻 Master Residence

随着国家对振兴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匠人精神”是中国近年来最常被提到的概念之一,许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因其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钻研,成为“匠人精神”的代表。

从营销学角度来看,这些知名匠人是传统工艺领域自带的KOL(Key Opinion Leader),他们拥有更多、更准确的手工艺行业信息,且被关注传统工艺领域的人群所接受和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极大的影响力。

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前身,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就非常重视荆州本地著名手工艺人的人才引入,为每一个入驻传承院的手工艺大师配备了条件极佳的工作室,同时在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请这些知名匠人教授学生,传承技艺。荆州工作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除了邀请更多荆州本地的漆艺大师入驻以外,工作站扩大了自己的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全国各地的漆艺大师入驻。这些大师各有所长,在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的同时,还会组织带领学生们在工作室进行产品研发与生产,工作站负责以各位大师为KOL,进行产品推广与销售,三方共享收益。这种合作模式是一个开创性的、合作共赢的闭环:大师的技艺得到了传承,学生们得到了就业机会,工作站旗下的漆文化品牌扩大了影响力,并进一步帮助大师和学生更好地发展。

  1. 媒介创新 Media Innovation

在为漆文化品牌选择好合适的KOL以后,再确定合适的宣传媒介也同样重要。荆州工作站选择了一条线上线下配合的营销道路。

首先,工作站在微信、微博等中国老百姓每天都要阅读的新媒体上开立官方账号,负责信息传播和内容分发;其次,启动大漆博物馆和漆文化品牌旗舰店的规划建设。线上的内容传播将会吸引人群来到线下的实体空间,而线下的参观体验将会加深人群对品牌的深度理解和认同感。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运营,工作站都以实现产品销售为主要目标,只有产生经济收益,才能保证品牌运营的自给自足,获得“造血”功能,而非一味地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输血”存活。

  1. 独特卖点 Unique Selling points

“大漆”这个概念拥有异常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打造独有品牌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而应该在多样细碎的漆文化中挖掘出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卖点,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提出了“漆+”的概念。

大漆作为一种涂装材料和粘合剂,自古以来便是需要与各种其他的材料合作,才能发挥出自己独有的性能。传统上,大漆多被应用在竹、木、瓷、布等材料表面,工作站孵化的漆文化品牌将会尝试把大漆和更多材料结合,如纸、皮革、玻璃、金属、树叶、果皮、塑料、3D打印树脂等等,以现代的眼光和技术重新审视历史悠久的大漆材料,让人期待大漆未来的各种可能。

  1. 文旅结合 Cultural Tourism

近年来中国政府极力倡导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018年国家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举动。漆文化品牌除了可以推动工作站自身的发展,还可以与荆州本地的旅游业相结合。

千年古城虽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却远远落后于湖北省其他地区。随着国家政策的提出,荆州市政府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以活化历史文化为导向,以文化创意驱动为核心,推进全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2018年,荆州市政府启动了“荆楚漆艺小镇”的规划建设,总建设面积127.51万平方米,具备游客接待、漆艺示范、漆器展览、漆艺研究、科普示范、专家创作及漆树育苗栽培等功能。漆艺小镇的发展需要漆文化品牌的助力,而漆文化品牌也将获得宣传推广的平台。

4.

漆器,以其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曾经遍布中国先民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其千文万华的瑰丽,与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名闻天下。漆艺本身也已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世界瞩目,更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胶着融会,不但在中国的音乐、建筑、文学、宗教、绘画等领域留下了文明的记忆,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大漆行业跌宕起伏,经过市场洗礼的从业者已经意识到只有品牌化才能更有效进行漆艺的传承和发展。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对楚式漆艺进行抢救和保护的同时,发掘中国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推动大漆融入当代生活,促进建立以漆艺传承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品牌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将会让大漆体现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代言。

Author

Huan Liu, a mother of a 5-year-old boy, finds her great passion for art and design management after working miserably in the bank for too many years. Now studying at Tsinghua University, she hopes to help build a better world by developing a win-win business model i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Like the article? Make it a conversation by leaving a comment below.  If you believe in supporting a platform for culture-makers, consider becoming a subscriber.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ags